探访“升级版”后备箱集市:打开一车人间烟火

时间: 2024-11-08 07:47:53 |   作者: 叉车

   

  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。在成都的一些街头,不少年轻人打开汽车后备箱,挂起氛围灯、“招牌”幕布,摆起各具特色的物品。周末,正是后备箱集市的黄金时间。

  今年以来,后备箱集市席卷全国一线、新一线城市。从北京到上海,从广州到成都,后备箱集市似乎成了城市夜经济的标配。与早年地摊阶段的后备箱经济相比,现在“升级版”的后备箱集市,融合了场景、社交、审美、消费等复合因素,充满着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也进一步激发了夜间消费活力。

  夜色下,在长达200余米的成都锦江公园国华街wood park轻极限运动公园旁,一辆辆私家车整齐地排列成行。后备箱一打开,立刻就变成货架。在这里,吃喝玩乐样样齐备。

  车主们接上烘托氛围的串灯,拉起创意十足的横幅,周边再搭配鲜花绿植、露天放映、乐队表演,夜市氛围便瞬间拉满。汽车后备箱被打造成了一个个微缩版的精致商店,甚至是创意工坊,极具个性——手作好物、咖啡甜品、日用杂物、潮流配饰、潮玩萌宠……每一个后备箱都售卖着不同的产品,吸引着路人驻足。

  “通常要凌晨两点钟收摊。”在锦江公园国华街口,吉吉食铺摊主、23岁的陈进忙得不可开交。“与其下班后回家躺在床上耍手机,不如和姐姐出来摆摊。”陈进觉得,在后备箱集市摆摊,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趣的同时,每晚营业额都在1000元左右。

  记者了解到,到后备箱集市摆摊卖货的摊主多为年轻人,且大多有本职工作。80后、90后是主力。

  李强经常会来集市打卡,“住家附近有这样的集市简直太幸福了,有了这个集市,感觉整条路都有了烟火气。”

  有些摊主还会带来自家宠物吸引客流,“撸猫”“撸狗”,给消费的人带来更多乐趣。

  每每谈及出摊的缘由,不少摊主都坦言:“开车出来摆摊,也不都是为了挣钱,主要是在家待久了,想出门交交朋友、聊聊天。”

  “在这里,摊主和顾客通过面对面交流,从陌生人变成朋友。这样的一个过程很有意思,交到朋友,还赚到钱,何乐而不为?”甜品摊主孙颖已将摆摊看成一种新的社交方式。“我们不单单是卖东西,同时还在感受新潮的娱乐方式和社交体验。”

  络绎不绝的年轻人或来这里拍照、打卡,或挖掘心仪之物,抑或只是单纯地来和后备箱摊主交个朋友。李肖就是这里面之一,他几乎每周都会来集市打卡,“这里的摊主都很有趣也很有故事,购物的同时还能交到趣味相投的朋友。”

  每周来集市的还有团团,他的身份是“后备箱大军”中的一员。他的主业是外企销售。早在三年前,他就已将摆摊当作副业。

  “摆摊收入并不稳定,我只在周末来,更多的是为了创业情怀或交朋友。”团团说,摆摊一直是他的爱好,至于赚多赚少,自己并不在乎。

  像团团一样,因为热爱而不在乎收入的年轻人还有很多。他们不需要租赁铺面,不需要装修投入,只用一辆私家车就撑起了一门生意——后备箱集市。

  在后备箱集市,还有一些视频平台的主播,拿着手机等设备在各个摊位前进行直播,时不时地和摊主进行互动。

  可见,后备箱集市作为新颖的消费模式,不再局限于利润的追求,而是一种社交属性的附加值。通过夜游、夜购、夜娱等方式,体验它的“烟火气”与“新潮味”,获取更多的情感需求、情绪共享。

  奥利奥奶油、海苔肉松、大头菜、麻辣牛肉……一辆橘色的轿车后备箱,被改造成了移动蛋烘糕店,摊主陈科在小黑板上写着蛋烘糕的品种。他是一名“95后”,之前也开过蛋烘糕的实体店,从今年5月开始,他也加入了“后备箱大军”。

  “摆摊是没有房租、水电费这些成本,但做了之后才知道,也没想象中那么简单。”陈科说,首先受天气因素影响大,另外在商业区客户可选择性大,加上原材料等因素,利润相比来说较低,但主要是为了拓展客户群体。

  “80后”刘锐的后备箱主要卖水杯和一些女生喜欢的小杂货。“我有两个孩子,周末我都带她们来帮忙。”刘锐说,让自己的小孩在学习之余,能体验挣钱的辛苦,也锻炼一下她们的理财能力。

  同样,摊主高立也有自己的事业,他经营着一家摩托车店,现在又打开后备箱售卖现磨咖啡。“其实我出来卖咖啡,还是为了结交朋友,同时也帮我的摩托车店拉点客人。”他说,能有多少收益自己并不太在意,而是想通过后备箱交到一些喜欢咖啡的朋友,在发展咖啡文化的同时,再交点喜欢摩托车的朋友。

  他还说:“市场在变,消费者也在变化。做了快一个月,看到了和传统商业不一样的方面。”他表示,后备箱经济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,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。“这也是我摆摊的最大的目的,想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看市场,更好地了解年轻人的需求。”(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鲁 余力 受访者供图)

  “不可否认,充满了许多活力和生机的‘后备箱集市’,既为城市夜经济增色,拉近了社交距离,也扩宽了消费渠道,充实了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,可谓实现多方共赢。但后备箱集市在给人类带来不一样消费体验的同时,它的隐忧也是显而易见的。”业内人士称,从地摊经济到露营经济,再到“后备箱经济”,每一种新业态的出现,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机遇,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考验。

  比如,一些摊主占道经营,阻塞了交通;一些消费者乱扔垃圾,破坏了市容;此外,还有噪声扰民、食品安全风险隐患、侵犯知识产权、影响经营秩序等问题。

  有业内人士称,如何让后备箱集市真正融入城市肌理,为商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、为市民创造多元的消费场景,也是对城市管理的考验。

  后备箱经济到底是可持续的人间烟火,还是短暂的过眼云烟?每一种新兴经济形态的出现,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其便民、利民的一面,控制扰民、困民的一面,这将是城市治理的必答题。